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生殖器疱疹的中医药防治
更新时间:2012-10-31 09:34:11

生殖器疱疹又称阴部疱疹,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在国外,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在性病中仅次于淋病和梅毒,居性病发病率的第三位,在由病毒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中占第一位。

中医认为是湿热毒邪感染所致。现代医学指出,主要通过性器官接触而传染,病人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女性的子宫颈口、阴道、外阴口和尿道;男性阴茎和尿道口。其传染性较强,与患阴茎疱疹的男性发生一次性接触的妇女,约有半数可以发病,引起女性不孕、流产或新生儿死亡。现在,许多学者认为,生殖器疱疹可能与子宫颈癌、阴茎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中可分为原发和复发两种。原发指首次感染病毒,一般从接触到发病约2~10天,也就是潜伏期。患病部位先有烧灼感,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3~10个成群的红色丘疹,伴有瘙痒,丘疹很快变成小水疱,3~5天后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的糜烂和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愈合。整个病程可持续20天左右。在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尿道口、阴茎、阴囊、大腿和臂部等处。女性好发于阴唇、阴阜、阴蒂、肛周或阴道。

第一次发生生殖器疱疹后,经过一定的治疗或未经治疗,患者会逐渐好转,疱疹消退。但此时并不能说明生殖器疱疹已经痊愈,几乎10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这是由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潜伏于局部粘膜引起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多在原发疹后1~4月内复发。诱因可能是发烧,来月经、性交以及消化不良。复发后一般均在原处,全身症状轻,病程较短,表皮损害约10天左右消退。

中医将生殖器疱疹的表现分为三种证型,分别给予治疗:

1、湿热下注型:生殖器部位水疱成簇,周边有红晕,或有糜烂,有轻痒,可见小便黄赤,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素日喜肥甘厚味,湿热之邪下注肝经所致。

治法:宜清热利湿。

方药常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方中龙胆草清泻肝经湿热;山栀、黄芩、柴胡配合龙胆草清肝利胆;车前子、木通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凉血活血;生甘草调和诸药。

2、毒热蕴结型:见阴部疱疹大而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有低热,排尿困难,舌红绛,脉滑数。这是由于不洁性交,外染淫毒,毒热结聚阴部所致。

治法:宜清热解毒。

常以方药为清毒神圣汤加减: 金银花30克、天花粉30克、蒲公英30克、当归15克、生甘草10克、板蓝根30克、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药;天花粉排毒驱腐;蒲公英、板蓝根配合主药加强治疗作用;当归、生甘草养血活血,调和诸药。

3、肾气不足型:常见于复发性阴部疱疹,疱疹干涸较小,无自觉症状,但经常复发。这是由于肾气不足,淫毒之邪未尽所致,由于肾气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软,浑身乏力。

治法:以补肾为主,佐以解毒除湿。

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熟地各1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板蓝根10克、方中生熟地滋补肾阴;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肝脾肾三阴;茯苓、泽泻、丹皮乃补中有泻;板蓝根清泻余毒。

单方验方:

1、紫草、生地榆,研细末,加适量氧化锌油调搽。

2、1096樟脑, 5%硫磺炉甘石水粉剂,外搽。

3、板兰根30克,大青叶30克,煎水服,每日一剂。

其他疗法

疱疹病毒复制时需要精氨酸,相反赖氨酸可以防止发作。应避免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花生、坚果及巧克力。富含赖氨酸的食物有:牛肉,羊肉,鱼,牛奶及奶酪。病人也可每日服1粒500毫克的赖氨酸胶囊以预防发作。一旦出现症状,可每4小时服用1000毫克;另外,维生素E可减轻疼痛并加速病变愈合。

穴位按摩可消除诱发本病的疲劳与紧张 。可以按摩肩部与脊柱连线中点的肩部肌肉最高点。可以一天作几次。

减轻精神压力,可以预防疱疹发作,减轻其严重程度。如沉思有助减轻紧张。

预防生殖器疱疹的发生要做到:

1、避免与发作期生殖器疱疹病人性接触,避孕套不能完全防止病毒的传播。

2、早期妊娠妇女患生殖器疱疹最好中止妊娠,晚期妊娠感染者宜做剖腹产。

3、保持局部卫生清洁。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