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漫谈外阴疱疹及中医的治疗法!
更新时间:2012-10-31 09:34:19

外阴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HSV分为Ⅰ、Ⅱ两型,生殖器疱疹则90%由HSV-Ⅱ型引起。这种病毒多存在于皮肤和粘膜的渗出液、精液以及宫颈或阴道的分泌物中,有很强的传染性,通过性接触感染后,引起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原发性外阴疱疹的潜伏期约为3~7天。发病之初外阴皮肤粘膜处先有烧灼疼痛,有1个或多个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水疱,3~5天后疱疹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最后结痂疼痛,可自愈。在发病前或发病时,也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原发性外阴疱疹往往会影响波及大小阴唇、阴道、肛门或宫颈。当波及宫颈时,宫颈表面也会破溃而引起白带增多。外阴疱疹的病情经过一个月左右可以慢慢消退,但由于本病没有免疫力,因此愈后容易复发。复发性外阴疱疹,其症状表现常常较原发性者为轻。

妇女在怀孕期间一旦感染了此种病毒,就会影响及胎儿,导致胎儿畸形、胎死宫内、流产或早产。胎儿经产道分娩时感染了此病,也会引起新生儿死亡,且死亡率可高达90%,即使能幸存下来,也大多有智力发育障碍的后遗症。近年来还发现,HSV-Ⅱ型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由于本病危害性较大,又无特效疗法,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外阴疱疹属于中医所说的“热疮”病范畴,认为是由于热盛,又感受外界的“风邪”,风与热相结聚,留滞于皮肤而生疮,故称“热疮”或“热气疮”。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中医学所说的“风”并非单指自然界的风气,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物理因素,也包括了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之类。例如,“破伤风”病本是由破伤风菌所致,中医也认为是风邪侵犯破损之处所引起,可见这“风”是包括了病毒或细菌的。

至于作为热疮范畴的外阴疱疹,其具体的发病因素,则是由于湿热注于下焦阴器,复又感染风邪时毒,阻滞于肌肤而引发的。这种风邪湿热如未经彻底清除,潜伏于体内,日久可损伤及肝肾之阴而生成虚热。因此,中医对外阴疱疹的治疗原则是,原发性外阴疱疹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复发者则以滋阴清热解毒为主。但在具体治疗时,还是要以皮损疱疹的色泽、特点为主,结合其他症状表现及病程的久暂,辨别其属于实热或虚热,予以辨证治疗。

一般说来,外阴皮损色红、灼热痒痛,水疱群集,破溃糜烂,并见有便干溲赤,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状者,属于实热证。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散邪之法,可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如:龙胆草12克,车前子、泽泻、黄芩各10克,木通、柴胡各6克,板蓝根、生地各15克,生苡米20克,生甘草3克。皮损处热痛较重者,再加赤芍、元胡各15克,痒痛者还可加白鲜皮15克;疱疹破溃糜烂后渗液重者,原方加苦参30克,马齿苋15克,脓液多时还可再加金银花30克,败酱草15克。

属于虚热证候者,多见于复发性外阴疱疹,由于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损伤肝肾,虚热内扰,以致皮损嫩红,咽干口渴,舌红脉细数。治法则以滋阴清热为主,兼予解毒之法,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药如生地黄、马齿苋、生苡米各20克,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板蓝根、紫草各15克,泽泻10克;腰酸腿软者,可加桑寄生30克,金狗脊15克,体弱气虚者,再加太子参30克,生黄芪15克;如果疱疹已愈,但局部疼痛日久不除者,可加全蝎3克,蜈蚣一条。

以上在应用内服药的同时,还应配合外用药以标本兼治。外治方法要视皮损的不同情况而施。如患处红,水疱集簇尚未破时,可用如意金黄散(成药),以香油调涂。金黄散的药物组成:大黄、姜黄、黄柏、白芷各25克,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克,天花粉5克,共为细末备用。该方具有清热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油或蜂蜜调涂均可。

如果疱疹已经破溃,疮面糜烂渍水,则用锡类散适量喷撒患处。锡类散的药物组成:牛黄、人指甲各1.5克,象牙屑、珍珠各9克,青黛18克,壁钱炭3克,冰片0.9克,共为细末。具有清热解毒、化腐止痛之功。或者用黄柏15克,生地榆10克,水煎取汁,冷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在上述治疗期间,局部应保持清洁,切忌洗烫搔抓。

对于妊娠晚期的孕妇,如果曾有感染史或可疑病史者,应从妊娠34周起,每周作一次宫颈排液病毒培养,若连续三次均为阴性,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否则就需进行剖宫产。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