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治疗便秘拔罐起水泡
更新时间:2013-03-14 01:40:05

便秘(二例)

例一:治疗便秘拔罐起水泡

患者:邢××,男,38岁,干部。

嗜食辛辣,素常大便干结.服药(不详)后稍得缓解,

近日又贪炙赙之品,遂致便结难解,服“果导”不应。且见

唇干口臭,面赤身热,烦躁,腹胀满,小便短赤,舌红,苔

黄燥,脉实滑数。

分析:病者素体阳盛,且嗜食辛辣动火之物,又复啖食

炙赙,终致邪火内发,邪火炽盛,内燔于六腑,伤津耗液。

火盛于下则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火盛于上则见唇干口臭,

舌红苔燥;邪火盛于内,形于外,故见面赤身热;邪火盛于

中,腑气不通,故见腹胀而满;邪热内扰神明,故见烦躁不

宁;脉实滑数者,热蕴三焦成壮火内燔之象。

辨证:阳明热结之便秘,治疗便秘拔罐起水泡。

立法:遁腑泻热,润肠通便。

处方:川大黄10克 枳实10克 川朴10克 玄明粉8克(另

包研细末分两次冲服) 麦冬8克 火麻仁18克 梨汁30克(分

两次兑服)

方解:邪热积久则伤津,津伤则便结,津伤过甚,邪火

愈炽,又不得从大便出,如此,必致邪热攻心而神昏谵语

矣。故仿增液承气汤意,急撤热邪于下,佐以生津养液之品,

以增水行舟。热淫于内,治以成寒,故以芒硝咸寒泻热,用

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泄邪火,下燥结;积滞不去,腑气

不通,故以枳实、厚朴之苦降,下气除满,经所谓“土郁夺

之”也;邪热伤津,燥结内停,故以麦冬、梨汁生津养液,润

肺通便(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下行,腑气则通);火麻仁

润肠利六腑之燥坚。

二诊:药进两剂,即下燥屎若干,腹胀减,烦躁稍可,

大便尚干,增益原方,更加番泻叶6克、天冬12克、郁李仁12克,

当归12克以润肠通便。

三诊:服上方三剂,大便得通,腹中畅快,精神好转,

脉沉稍数,黄燥苔已退,余症均可。便秘虽已,余邪未除,

津液一时难复,嘱其勿食辛辣之物,恐火之余烬时而复燃

也。更为疏滋阴养液,清热生津之剂善后。

生地10克 天花粉12克 天冬12克 麦冬15克 玄参10克

知母10克 甘草5克

四诊:服药三剂,病已向愈矣。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例二:

患者:高××,男,73岁,教员。

大便秘结,数日不行,每赴厕所努责难下,久之方得少

许燥屎,苦不堪言,伴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涩。

分析: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况乎年逾古稀之老叟,精

血衰耗。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润,而肠

腑枯槁,此阴虚之阴结也,故其见证便秘津枯难下;阴虚津

液不能上承,故见口干,阴虚生热;热移膀胱而见小便短

赤;舌质红、脉细涩,均系阴亏血少之征。

辨证:阴虚津桔之便秘,治疗便秘拔罐起水泡。

立法: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处方:当归15克 火麻仁15克 麦冬25克 升麻5克 炒苏

子9克 清宁片6克 郁李仁12克

方解:津枯便秘,治当虚者补之,燥者润之。故以当

归、麦冬养阴生津,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

行,腑气得通,故以苏子润肺下气;火麻仁、郁李仁相配,

润肠通便;清宁片经九制泻下之力减缓,而润肠之力增强;

稍加升麻以提之,以升为降。

兼用灌肠法:

香油30克 蜂蜜50克 猪苦胆一个 醋30克

制法:将猪苦胆剪开取汁,与香油、醋、蜂蜜入砂锅内

同煎,待温,通过灌肠器注入肠内,俟半小时后即便。此法

用予急救,只能取效一时,未可久任也。故仍以上方煎服

之,进两剂便通如故。

煮熟去核,吃枣喝汤,竟然得以下咽,药入腹痛即减,出

血量减少。翌日,又用大枣四两,依法再服,药尽,吐血亦

止,皮肤紫斑渐淡,大便色黄,时有带血,稍能进食。余症

皆可。

三诊:每日服枣半斤达数十天后,斑点逐渐消退,便血

时有时无,脉虚无力。仍继服大枣。

四诊:五日未见便血,精神日渐好转,食欲增加,紫斑

消失。嘱其每日酌量服用大枣,两日后,症状全部消失,病

愈出院,至今五年,并未复发。

按:《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治

当以清上为要;“阴络伤则血内溢”,治当以治下为先。清

上为止,治下以摄。本案出血系脾不统血,症候以便血为主,

初按补气摄血、凉血止血治之不效,病危时救脱亦不应,试

投大枣一味,竟获意外之效,霍然病愈。《神农本草经》

谓:大枣,别名红枣,甘温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

神,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倦怠乏力。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