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传统养生好处多 气功也能美容
更新时间:2011-11-01 16:43:40

说到气功强身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想起来的就是老头子老太太一早在公园里比划的那几下子,很显然这是一种常识性的认知错误。气功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还是一种养颜美容的有效方法哦。

气功强身原理

1.松弛原理:松弛就是指要松、静、自然;要精神松、情绪松、肉体松、内脏松,从内到外,从心灵到肉体,无处不放轻松。处于气功高度放松状态下的人,基础代谢会明显降低,在低代谢生理状态下,体内能量的贮存便相对增加,换成中医或气功术语,贮能就是贮气,气足则属于气的推动、温煦、气化、防御、固摄等功能都增强。此外,气能生神,气足则神旺,精神自然也就饱满,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潜能就容易被激发出来。

2.三调效应:三调即气功讲究的调心、调息、调身。

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动静姿势状态,也称为练形,其意义在于透过身体摆出各种自觉性的姿势,使身体状态与练功所要求的境界相呼应。练动功的多与疏通经络、调动内气运行相应;练静功的各种静止姿势与入定的气功境界相应。

调息:是调控呼吸的状态,也称为练气。呼吸与内气直接相关,其意义在于透过呼吸的调整来产生或导引内气。

调心:是调控心理意识的状态,也称为练神,其意义在于改变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调心即调整大脑皮层处在放松状态,此时人的潜意识(中医或养生家称为“元神”)易显现出来,元神的作用在于对人体起自我调节作用,越是在清静安宁状态,元神就越容易起调整作用。

气功与体质调理

1.气功与体质的关系:如果练功得法,气功几乎是调体质的最好方法。因为从气功的内涵及功能来看,气功集合了运动调理、经络调理及心理调理之长,而且与体质三大要素也有极好的对应关系。

形态结构:可对应于气功的调身(练形),气功中的自发动功、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动功,都有很好的塑造形体的功能,而且还是强筋与柔筋、健肌与韧骨并重的型塑法。

生理功能:可对应于气功的调息(练气),气功练的是阳气,练气尤重呼吸,因为适当的呼吸是体内外气交换的媒介,古人称为吸清呼浊或吐故纳新,无论动功或静功都强调呼吸的重要,尤其是各种内养功法,其目的就是增加阳气的量、改善阳气的质,阳气足则脏腑功能旺盛

心理状态:可对应于气功的调心(练神),调心不仅能使人进入心平气和状态,长时间锻练还可改善人的气质。练神是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可达以神驭形、以神驭气、意气相随的境界,达到一般运动所做不到的自我调控脏腑经络功能。

2.因应体质来练功:严格说来,在众多调理体质的方法中,气功是当中效果最好的一个,但前提是要明其机理、修练得法,以及持之以恒。尤其是阳气不足的阳虚、气虚以及血虚体质,应以练内养功或静功为主,可培养阳气;气郁、阳盛及湿热体质,则较适合练动功,改善循环功能;瘀血、痰湿及阴虚体质,若能动静结合则效果更好,可强化代谢功能,而且动功可促进气血流通,以散阴虚所不能制约的亢阳。

很多人往往对练气功的“练”字产生误解,以为要“练”的东西一般会比较辛苦,其实刚好相反,练动功并不比一般的体育活动运动量大,但效果会更好;练静功不单不辛苦,甚至可说是一种享受,让身心沉浸在放松微醺、能量充盈的状态下,心灵达到最大的有序和谐。

气功可养颜美容

练气练的是精、气、神。古人认为,精能化气,精满则气壮,气能生神,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皮肤润泽,容颜光彩。气功中的有各种强身回春术,大都是为美容而设的,而且气功还可全面地调整人的身心,使人永保青春活力,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调形:练习动功具有疏通经脉、运行气血的作用,还能锻炼形体,使人身轻矫健,形体健美。

调气:以呼吸为基本操作。人从自然界吸进的清气,不但能增强元气、充实脏腑的气、活跃经络的气,还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充养,这是健美的基础。气在容貌美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的盛衰密会影响面部光泽,不论何种面色,只要气盛就会光泽有神,即使是天生偏黑或偏黄的肤色也能给人美感;而且血随气旺,气血充盛的话,皮肤自然有光泽且富弹性,使面部红润光滑、毛发润泽。

调神:一者可使心神安宁、情绪稳定,很多美容困扰如黄褐斑、粉刺、白发、漏脂性皮肤炎等,均和情志变化有关,气功的调心能使人情志安定、精神放松,从而能防治此类疾病。二者可改善睡眠,若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质不佳,会让美丽大打折扣。三者元神有主宰统驭全身的功用,元神安宁能使脏腑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四者神能驭气,可随意调动气的运行,使其行所当行、聚其所当聚。五者可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姿态,更高层次的美感是追求一种对姿态优雅、神采灵动、气韵生动的美。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