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蒙医针灸学的针灸铜人传说 蒙医学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12-03-26 13:49:36

蒙医的针灸疗法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蒙古历史上也曾有过针灸铜人。

18世纪蒙古地区的满巴札仓曾用过针灸铜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还用过不少针灸铜人,但遗憾的是那些铜人在"文革"期间已散失。

现在仅有的铜人是由雍和宫邰大夫转赠的。座上有“第十六饶迥庚辰年制”刻文,这说明蒙医早已有了针灸铜人。这尊铜人高61cm,重21kg,全身共标有538个穴位,其中头部102个穴位,颈部8个穴位,胸部198个穴位,上肢124个穴位,下肢160个穴位。各穴位的分布和位置、数目与中医铜人穴位有所不同,与《四部医典》的穴位也有不同,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这尊铜人是研究蒙医针灸学的珍贵文物。蒙医通常借助所接触物吸出聚于某一处的异常组织液、脓液、毒物的疗法称为吮吸疗法;而利用天然的矿泉水或动物某一部位或植物煮煎的汤液浸渍的疗法称为浴疗。由于这些疗法简便易行,取材因地制宜,疗效快捷,在蒙古族居住地区广泛应用。

针灸铜人,针灸教学之人体模型。始创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用铜塑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取穴进针,如果取穴部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取穴有误,则针不能入。宋代,针灸铜人共铸两具,惜因战乱均已遗失。据说现日本博物馆所藏铜人,即宋针灸铜人,尚有争议。此后,明、清、民车到1949年后,不断有官方或个人仿制针灸铜人,计百余具。

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了“经络”的概念。从此,中国古代针灸医术基本形成。用针灸行医救人,必须遵循人体正确的穴位经络。起初,中医熟悉穴位,主要依靠书籍和图本。由于没有直观形象作为参考,非但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错误。针灸铜人便应运而生。 资料记载,我国古代制作的最重要、最著名的针灸铜人是宋天圣铜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可说是众多针灸铜人的鼻祖。宋天圣铜人于宋朝天圣五年(1027)由宫廷医官、著名医学家王惟一主持,北宋朝廷组织全国能工巧匠铸造。当时共铸成针灸铜人两座。

从明正统石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拓本中的铜人经脉图可知,宋天圣铜人是一个直立的青年男子形象。铜人的身体里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由于工匠们将铜人体内的脏腑器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铜人不仅可用于针灸学,还可用于解剖教学。这比西方的解剖医学早了近800年。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