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瑶族发展及溯源
更新时间:2012-03-26 13:49:45

一、瑶族形成分布与发展

瑶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重要成员,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人口总数达213.4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西南的6省(区)的140多个市、县。瑶族居地十分广阔,东起江西全南,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迄湖南辰溪,都是瑶族长期辗转迁徙的游耕地域。

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瑶族人口较多,有123万人,约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0%多,大多聚居在金秀、巴马、恭城、大化、都安、富川等6个瑶族自治县内,其他则散布在全国63个市、县的山区、农场和丘陵地带。分布在湖南省的瑶族有近30万人,主要聚居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湘西、湘南的蓝山、宜章、宁远、陆回、洞口、溆浦、辰溪、常宁等30多个县(自治县)的山麓陡坡和丘陵河谷地带;分布在云南省的瑶族有16万人,除河口瑶族自治县和富宁、金平、勐腊县四大瑶族居住点外,其余则分散于中越、中缅、中老边境和滇中南17个县的山区或林区;分布在广东省的瑶族有10万人,主要聚居在粤北韶关、肇庆两个地区和清远市的连南、乳源、连山、阳山和东昌等11个县(自治县)的山区;分布在贵州省的瑶族近2万人,除聚居在荔波县、榕江县两处外,黔东南17个县的山区或农场都有瑶族散居;江西省瑶族只200余人,分散居住在赣南“三南”的山区或林区。瑶族占我国总人口不及千分之十八,分布面却很广,从而形成大分散、小集中,几户或十几户建立村寨,村寨毗邻相隔几座山头的分布居住特点。

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主要集中于湘江、资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广大区域。南北朝时期,瑶族先民扩大了分布区域,居住于“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颖(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魏书?蛮僚传》)。

公元2~3世纪东汉时期,瑶族从居住地华中洞庭湖周围白山间峡谷一带,缓慢南移。隋唐时期瑶族居住和生活比较稳定。

唐末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压迫和排斥的加剧,瑶家逐步南迁,这一时期的居地主要在长沙、武陵、零陵、巴陵、桂阳、衡阳、澧阳、熙平等郡(隋书《地理志?荆州》),即现在湖南省大部、广东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等地区。虽然大部分瑶族已经南迁了,但还有部分瑶族一直到了五代时期,仍然居住于湖南资江中下游和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

宋代时期,瑶族比较稳定,居地变化不大,主要聚居在湖南及广东、广西的北部,如湖南的辰、沅、靖诸州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东北部的桂阳、郴州、连州、贺州、韶州等地,但此时已有部分瑶族迁至广西的静江府各县和融州等地(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元代,瑶族逐步向南迁徙,分布遍及两广;明代,其居住中心已由湖南移至两广地区;到清代,瑶族居住中心又逐步转到广西,并进一步分布、扩散在湖南、云南、贵州、江西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元、明、清时期,瑶族已遍及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以及湖南西南部的许多山区,从而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以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居住特点。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使瑶族地区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盘瓠种族也在不断变化中发展。明末清初,有部分瑶族迁至了交趾、寮国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山区,并逐步向海外迁徙。

瑶家的重要祖居地是湖南省。湖南瑶族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较广,崇山峻岭、陡坡、平谷、水边等等,无处不有,条件差异较大,从而也为瑶族本身的发展和瑶族研究工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有利条件。隋唐时期,资江、沅江、湘江流域和洞庭湖一带乃是瑶族活动的主要地区。元明以后,居住在湖南的瑶族便陆续迁至两广腹地。目前,居住在湖南省的瑶族近30万人,主要是盘瑶,其次为平地瑶和花瑶,多操勉语。主要分布在五岭雪峰山脉之间的江华、江永、蓝山、宜章、宁远、隆回、洞口、叙浦、辰溪、常宁等30个县(自治县)的山麓陡坡和丘陵河谷。除部分“平地瑶”外绝大部分瑶族群众的生产、交通条件较差,生活仍较艰苦。

据史料记载,瑶族从元代起就开始迁入云南居住。明清时期,瑶族又不断从广东经广西迁入今文山州,然后逐渐迁到红河州、思茅地区墨江县和西双版纳州的勐腊等地。云南瑶族多属勉语支的蓝靛瑶、大板瑶、红头瑶、沙瑶,少量属布努瑶,称山瑶,分布在全省15个市、地、州的84个县(自治县)、市,其中以富宁、麻栗坡、马关、广南、河口、屏边、景东、江城、墨江、绿春和金平、勐腊等县最多,居住在中越、中老和中缅边境线上的崇山峻岭之中。贵州省有盘瑶、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和花瑶,总人口19400多人,多分布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的一些地区,主要居住地区是黔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从江、黎平、榕江、荔波、三都等县。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