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壮乡药市的形成及作用
更新时间:2012-03-26 13:50:36

在桂西壮族聚居的靖西县,流传着-种很有特色的药市习俗。壮族聚居的广西忻城县、贵港市等地,据说也有药市,但其规模则未能与靖西药市相比。

壮乡药市到底起源于何时,现尚未发现比较明确的文献记载。考之《四民月令》、《风俗通》、《荆楚岁时记》等民俗书,亦仅有端午节折艾、挂蒲、饮雄黄酒之兴起,而未述及药市。笔者十多年前曾访问了靖西县城郊区奎光村76岁的老壮医农国学以及该县史志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均一致认为,药市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证据是:农国学的师傅,已故名老壮医陆瑞卿等老一辈人,儿时已亲眼见到药市的盛况,从药市形成之初到出现盛况,其间应经过较长的时间,所以说靖西的壮乡药市,其历史当在百年以上。1899年归顺(即今靖西县)知州颜嗣徽撰修的《归顺直隶州志》虽无药市的记载,但并不是当时药市尚未形成,而是作者对这种壮医药风俗不以为然,未予收录。曾学连曾在1983年6月5日的《南宁晚报》上,以"端午药市"为题,指出靖西药市始于明末清初。当地民间传说,药市是古时候这里一位被人称为"爷奇"的医术高明的老壮医,带领壮族民群,大量采集各种民间草药,跟一个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喷射毒气,散布瘟疾,危害人间的妖怪"都宜"(壮语,即千年蛇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后逐渐形成的。传说当然不能作为确证,但它至少能说明药市形成的年代相当久远,说明壮族群众有利用草药同疾病作斗争的传统和习惯。壮乡男女老少通过逛药市,使壮医药知识得以交流和传播,这不但是一种有关医药的良好民俗,也是壮族医药史上的重要篇章。至于靖西药市为什么比其他壮乡药市更具规模,更丰富多彩,是与该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盛产田七、蛤蚧等名贵药材以及县城新靖镇作为边陲重镇,是各种土特产品的集散地等因素有关。

笔者随广西中医学院医史文献室《壮医研究》课题组,于1983年11月及1984年6月,两次对靖西县的壮族民间医药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关于靖西壮乡药市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是固定在端午节举行。《靖西县志》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当地的习俗认为,端午节的草药,根叶肥壮茂盛,药力特别大,疗效特别好。而这一天去逛药市,饱吸百药之气,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一年之中少生病或不生病。

二是上市的药材品种多。药市这一天,新靖镇街头巷尾,圩亭屋檐下,都摆满了中草药,不下五六百摊,药物品种亦在数百种以上,其中有比较贵重的中草药材(田七、蛤蚧等),也有大量的常用药物(金银花、薏苡仁)以及采自深山河谷的钻地风、九节风、大风藤、岩黄连、独脚莲、八脚莲、黄花、倒水莲以及透骨香、马蹄香、过江龙、千斤拔、川芎苗、黄精苗等等。售不完的中草药,晚上或挑回家,或互相馈送,常见易找的品种有些丢弃路旁,总之都在当天加以处理。

三是赶药市的人极多,远远超过一般的圩日。端午节大清早,就有人挑药上市。有些家离圩镇较远的壮医药农,在端午节前的两三天,就预先把药材运到县城(或附近圩镇),以便端午节时集中摆摊。靠近中越边境的化峒、湖润等乡镇的群众,也大量挑运药材到新靖镇来。八九点钟后,成百上千赶药市的群众,成群结队,着节日盛装,陆续提篮拎筐地来了。不仅有城里的男女老少、郊区的农民群众,还有从数百千米外特地赶来逛药市和采购药材的外地草医、商业人员等。中午时分,药市达到了高潮,不下万人,热闹非凡。赶药市的群众中,有专程来买药的、卖药的、看药的,有来向壮医药农请教医药知识的,有前来找壮医诊病的,也有专为"吸药气"而来的。一直到下午太阳落山,药市才逐渐散场。县医药公司也在药市大量收购有关药材,每逢端午药市,药价一般是比较便宜的,故而人们尽兴争相选购。可以说端午药市既是壮乡中草药的大展销,也是壮族民间医药经验自发性质的大交流,这对壮医药的发展大有益处,对壮药的发掘、使用、交流、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