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瑶医药特色与评价
更新时间:2012-03-26 13:51:02

瑶族为我国南方百越先民后裔的一个分支,世居于苗岭以南、整个西江流域的地方。瑶族是以盘瑶为主体,结合其他支系,构成了一个复杂奇异、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他们最初生活在中国江南地区,后向北迁徙,进入黄河中下游一带,以蚩尤为酋长,组成瑶苗结合的部落联盟。被黄帝击败后,汇入南蛮或东夷集团。瑶族人民历经数千年仍能保持其民族的共同文化心态与一定的联系,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内涵和极强的民族凝聚力。

瑶族先民居住地区山岭、河流、平原、溪岸纵横错杂,风景优美,植被宽广,物产丰富,不但供给人们吃、穿、用、住的物质资料,同时,还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植、矿类药物,可谓得天独厚。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存在不好的一面,地处多湿,低纬度,暑湿相搏,山林石洞,猛兽毒蛇潜居,鸟道羊肠,虫螫外伤难免。瑶民生活在上述环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与疾病伤痛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瑶族人民逐渐熟悉和掌握动植物的属性及功能,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积累了不少治病医伤的有效方药,用于抵御虫蛇猛兽以及病邪的侵袭。古籍中记载瑶人“依深山而居,以砂仁、芋、楠、漆、皮、藤为利”,“善识草药,取以疗疾,辄效”。 几千年来瑶族医药经久不衰,以其独特的优势,始终立足于民族医药之林。

一、医药一体化

医药相结合,医药不分家,这是瑶医药最主要的特色。行医者必识药,采药者必懂医;行医而不识药则医不灵,采药而不懂医则药无效。因此,瑶医过去和现在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从来没有医药分家的现象。

瑶族用药,基本上采用瑶山盛产的草药及动物药,药物以鲜用及饮片为主,部分经特殊炮制后使用。瑶山独特的药材历史极其悠久,名声甚著,药效颇高。瑶医用药品种总计达千余种,每个瑶医(门诊部、诊所、药摊)掌握并经常使用的品种一般在200~300种。各族系瑶医所用品种及名称并不完全一致,但在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的独具一格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药物,则在大多数瑶家的用药实践中广为流传。他们把一部分药物称为老班药(即前辈祖传之意),这对瑶医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瑶医对药物的命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些药物以药物形态来命名,如鹰爪风、鹞鹰风是指该植物花或刺形状如鹰之爪;间奶果即该植物的果实状似羊之奶等。有些药物以药效来命名,如一身保暖、十全大补,顾名思义,它们属于滋补类药物;而麻骨风、半枫荷,则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治疗药;有的是以生长环境取名,如上山虎、守山虎、下山虎等等。这样命名不仅给采药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还有利于瑶药的推广及传播。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瑶医积累、总结了丰富的用药经验。瑶医的处方简而精,用药灵活,用药理论独特。例如,瑶医常以动物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指导用药,如观察到猫能捉老鼠,就用猫骨配他药治疗老鼠疮(即淋巴结核);狗怕老虎,就用虎骨配他药来治疗狂犬病;蜈蚣怕公鸡,就以公鸡的唾液来治疗蜈蚣咬伤等等。在瑶医治病配方中类似的例子很多,他们把深奥的医学科学原理形象化,并与生活结合起来,以便记忆、传授及使用。

在药物制剂方面,瑶医常用的有煎剂、内服膏剂、散剂、药汁、丸剂、酒剂、鲜药捣汁内服、鲜药含服、搽剂、外敷剂、滴耳(眼)剂、烟熏剂、熏洗剂、沐浴剂、食疗剂、佩挂剂等等应用形式,这说明了瑶医在药学方面已具有很高的造诣。

此外,瑶医还擅长于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疗效显著确凿,疗程亦短。由于居处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风湿痹痛、痧、瘴、蛊、毒等为常见病、多发病,瑶医对这些病症的治疗,以草药内服、外敷、外洗为主,配合药浴、拔罐、药垫、火攻、杉刺、陶针、针挑、刮痧、挟捏、蛋灸、艾灸、油火灯灸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往往取效迅捷。

二、医护一体化

瑶族先民居住环境恶劣,地处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在同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以及劳动生产过程中,就有了扶老携幼、互相照顾、关心孕妇以解除病痛等现象的出现,这可以说是护理工作的萌芽。另外,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医疗与护理的密切配合,可加速疾病的痊愈。由于瑶族没有医疗机构,更没有专职的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一类的工作都是由医生口授,并按传统方式,由病人亲属协助完成。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