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教授治疗皮肤病辨证论治经验
更新时间:2012-03-21 10:25:04

热症后期,养阴顾胃为宜《灵枢.本神》云:“阴虚则无气,无气则

 热症后期,养阴顾胃为宜

《灵枢.本神》云:“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李东垣《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云: "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生也。” 金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阴液、胃气在机体生理病理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热症皮肤病后期多以养阴顾胃法治疗。

金师在临床观察到皮肤病重症、皮肌炎、牛皮癣红皮病、药疹剥脱性皮炎型等病人在发病过程中除有典型之皮肤损害,且大部伴有高热,口渴欲饮,大便燥结,小溲短赤等热邪炽盛证候。火热之邪最易消灼阴液,久病则易阴津耗伤,而医家又常用苦寒之品,多伐其阴液,伤其胃气,故热症皮肤病人在后期多有低热、乏力、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纳少等阴虚内热,胃津亏损之症候,以致水亏火旺,阴阳失调。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再以苦寒直折其热,则更伤阴液,病则犹如南辕北辙。必以清凉甘润之品,滋阴而清热,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金师在论治皮肤病热症后期,若见舌苔黄燥咽干口渴,认为胃津已耗。必先以益胃汤加减组方。常重用生地、玄参;再以南北沙参配石斛养胃阴生津液;还喜加入天花粉,天花粉不但清热泻火生津,而且对皮肤损害可达到消肿散结作用。若见病人舌红绛苔花剥,咽干舌燥明显,认为属气阴两伤、胃津枯竭,即加入西洋参、天冬、麦冬。以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天麦冬滋阴降火。

金师认为热症后期病人阴虚内热占主导地位,为防阴精枯涸;甘凉濡润应居首位。若余毒未尽,金师喜用金银花、连翘轻清上浮之品佐入,以泻心火。心火清则诸火清,且不伤阴耗气。金师还常在养阴之品中加入茯苓,认为养阴之品多滋阴妨脾。茯苓甘淡平健脾益胃。脾胃健运,水湿得化,阴液方得以输布。金师在辨证施治中,注重疾病转归,切忌执一而论,值得我们学习。

4疑难杂证,扶正祛邪相兼

金师虽认为治疗皮肤病以清热解毒,凉血除湿等祛邪攻克法为多,但许多慢性皮肤病由于邪蕴日久,伤及正气,或缘于正虚之人感受诸邪为虚实交杂,邪盛正伤之候,治疗难于常法奏效,必治以扶正祛邪。《景岳全书.杂证谟.诸气》云:“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金师在多年临床中深悟此道,他擅用补法以扶正而祛邪。他应用益气扶正六法,治疗疑难杂证等慢性皮肤病。

益气固表、疏风清热法,遇风起疹,皮疹色赤,恶风自汗,舌红苔薄黄,脉软者。为气虚卫外失固,风热外侵,治疗以益气固表,疏风清热法。选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再入金银花、连翘轻浮之品清热祛风而不伤正气,蝉衣、荆芥、防风疏风止痒。上药配伍,益气固表而扶正,疏风止痒而祛邪,邪祛正安病自愈。

益气驱邪、清热解毒法、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伴有气短乏力,舌淡脉弱者。金师认为年老体弱之人,感受热邪,或五志化火,蕴热成毒。因气虚无力抗邪,热毒留滞,故纯以清解攻克之法难于奏效。《类经》云:“正气即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未去而正先脱。”故治以益气驱邪,清热解毒。选用四君子汤扶正,再以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当归、赤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气血流通,热毒方可有出路,病则向愈。

益气清热、活血止痛法,伴有气短无力,纳可,舌淡脉弱等气虚证候,又有皮损略红结痂,苔薄腻之余热未清之症状。金师认为早期皮疹水疱簇集,基底红晕,应治以清肝除湿化瘀止痛,但久病不愈,多伐伤正气,形成气虚血瘀余毒未尽之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故宜益气化瘀以扶正,佐之清热解毒以祛邪。金师选用黄芪为主药,益气行滞,配党参补中和脾胃,使气血资生,再用当归、川芎、延胡索活血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止痛,金银花、龙胆草清解余热。上药配伍,补中有清,补中寓消,以益气清热,活血止痛。

益气健脾、除湿通络法,结节丛生,双腿沉重乏力,口渴不欲饮,舌胖嫩苔腻,脉濡,属脾虚运湿不化,络阻血瘀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由于脾气虚弱,湿热内生,日久灼热成瘀,络阻血瘀而致结节丛生,故治以益气健脾以扶正,除湿通络以祛邪。用黄芪补气行水,加白术、茯苓皮、生薏苡仁、防己助黄芪健脾利水以化湿消肿,配炒黄柏、萆跚逑陆故热,当归尾、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川牛膝引药下行,以助通络活血之功,上药配用扶正祛邪,结节消退。

益气摄血、活血生新法“过敏性紫癜”呈现双下肢肿胀,紫斑色暗,气短乏力。舌胖嫩边有齿痕,脉软,属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者。金师认为过敏性紫癜多因血热壅盛,迫血妄行,溢于脉外,凝滞成斑。但属脾气虚弱,脾不统血,外溢而致之证,临床也不应疏视。沈目南《金匮略注》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所以治疗应以益气摄血而扶正,活血化瘀以生新。以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正以摄血,加陈皮以理气,当归、赤芍、川牛膝、泽兰化瘀以祛邪。金师认为血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生机;诸药配伍达到益气摄血,活血生新。

益气健脾、化瘀散结法、栗粒性狼疮等皮疹呈现结节、浸润、斑块,伴体倦气短,舌淡苔白,脉软者。金师认为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脾气虚弱,水湿不化,痰湿凝滞,则无处不到。痰流经络肌肤为瘰疬、痰核。水湿化热、炼液成痰,痰热互结,痰凝血瘀形成结节、斑块,经久难愈。李中梓云:“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戴元礼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矣。”可见痰湿产生和脾胃关系密切,而脾气健运是除湿化痰的主要手段。金师继承各家学说,应用益气健脾、化瘀散结法,治疗斑块、结节、瘰疬等属气虚痰凝而致皮肤病。以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脾胃功能健旺、痰无所生,陈皮、半夏理气化痰,气顺而痰自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湿去脾健,痰核消散,川贝母、连翘清热化瘀,消肿散结,且久病多瘀,痰瘀互结,再入当归、赤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消痰化瘀,软坚散结之效。

以上可见金师在论治皮肤病时注重阴阳、气血、经络、病机、脏腑关系的特点,立求于本辨证施治对我们治疗皮肤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关资讯: 更多>>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