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中药美容霜
更新时间:2012-11-19 17:49:45

中药美容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使用美容中药内服或外用来恢复或提高机体的生理功能的一种方法。内服法从内部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使人气血充沛,容光焕发。外用法是运用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局部,它利用药物的性能,使气血流动、经气畅通,以达到美容防衰的功效。与化学化妆品相比较,中药美容具有显著的特点与优势。一是中药美容与中医药融为一体,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其原理跟中医学一样,注重整体的调理,强调先调理内在,然后就会形之于外,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稳定。二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具有中医理论特征,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药性理论、复方配伍,具有与现代化妆品不同的思路。三是具有纯天然性,中药在美容防晒方面较化学合成品具有独特和显著的优势,具有无毒、无害、不致癌等特点。

迄今为止总结出来的美容中药共300多种,美容药方近千种,其精华可为现代美容提供行之有效的天然药物疗法。

当归、人参、白芷、薏苡仁、杏仁、桃仁、枸杞、黄柏、菊花、白附子、川芎、百合、丹参、芡实等都是较常用的美容中药。其中当归性温,味甘、辛。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能加快血液循环,营养皮肤,使皮肤健康红润。人参含有挥发油,人参皂苷,多糖,多种低分子肽氨基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成分,能改善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强皮肤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的光洁和滋润,因而可以起到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杏仁性温,味苦。能润泽皮、毛及通利气机,古人用杏仁加以炮制,每早空腹服食,久用有驻颜延年之功。

珍珠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护肤驻颜美容佳品,能使肌肤细腻,颜色红润,无皱纹。据传清代慈禧太后就常吞服珍珠粉以驻颜美容。淮山、莲子、百合、红枣均能健脾养胃,养血安神,使得肌肤润泽健美。红花、桃仁等活血化淤药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作用,从而使人的气血充盛,容光焕发。三七、丹参能滋润和清洁皮肤,祛除皮肤的黄褐斑、黑斑,抑制脂溢性皮炎,对皮肤有营养和延缓衰老的作用。麻黄、大黄、独活、白芷配制的化妆品,对面部雀斑、黑斑等各种色斑具有消除、净化和治疗作用。

应用中药进行美容,内服的有汤剂、散剂、膏剂、酒剂,以及美容药膳等。生活中药膳美容应用较多,其实这是基于中医“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选用某些作用相关的药物和食物配制成食品,以达到美容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外用有洗、熏,以及面膜敷等,又以面膜应用较多。日常生活中,采购几样常见的美容中药,煲一锅美容汤,或是做一个美容面膜,既可以美容又可以调养身体,何乐不为呢?下面介绍几种效果显著,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的美容方,有兴趣的不妨试试。

外用美容方

粉刺露:黄柏10克,黄芩10克,甘菊花10克。以3碗冷水浸泡药材30分钟,煎取1碗药液,用无菌纱布过滤取液,以面膜布沾湿敷脸,15分钟后洗净,可以消炎解毒,改善粉刺。

白玉润泽霜:香蕉50克,杏仁粉20克,蜂蜜少许。香蕉切成小块,置于小碗中捣成泥状,加入杏仁粉,蜂蜜搅拌均匀。避开眼唇敷15~20分钟,每周1~2次,夜间使用,一次用完,具有细致肌肤,润泽养颜的功效。

晶莹柔敷:玉竹30克,糯米粉适量。玉竹洗净剪碎,加水250毫升煎取汁液,待凉,将糯米粉缓缓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成糊状面膜。避开口鼻敷15~20分钟。每周使用2~3次,连续5周。最好一次使用完毕。可以保湿亮白养颜。

美容药膳

罗汉果煲乌鸡:罗汉果30克,乌鸡1只,枸杞子20克,大枣8枚,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4克,味精3克。将罗汉果洗净,拍松;乌鸡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枸杞子去果柄、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姜拍松,葱切段。将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煲3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本方润肺,滋阴,补血。适用于肺燥咳嗽,气血亏损,面色憔悴等症。

何首乌粥:何首乌50克,水煎取浓汁。与粳米100克、大枣5枚、白糖适量共煮成粥,当早点或夜宵食用。具有补肝益肾、生精养发、抗衰、乌发的作用。

清热祛斑汤:瘦肉250克,鲫鱼100克,莲子10克,灯芯草3克,红枣8枚,生姜4片,淡竹叶6克。先将中药置砂锅中清水煮30分钟,再加鱼、肉同锅烧滚后改文火煮40分钟,以盐、油调味即可。此汤具有清热和胃,增白除斑之效。常饮此汤,可增强皮肤抵抗力,不易生暗疮、雀斑,而洁白如玉。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