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风疹的中医论治
更新时间:2013-06-17 18:06:16

风疹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见。其症以发热、咳嗽、全身出现细沙样皮疹,伴耳后枕部瘰疬为特征,常在冬春季节流行。

病因病机

由风热时邪引起,邪气由口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皮腠,正邪相争,郁而发热;邪气入肺则咳,传脾则腹痛而泻泄;邪气与气血搏结,热毒炽盛,则发热而渴,疹色鲜红,若正气抗邪外达,疹毒外透,随之邪毒亦解,热退疹消而安。

证候特点

初起发热、流涕、咳嗽,或牙痛,偶尔咽喉疼痛、腹痛、呕吐、泻泄。一二天后出疹。皮疹从颈部开始发生,1日内遍布全身,面及四肢远端稀疏,躯干部密集。疹色浅红,细如沙粒;有痒感。舌苔薄白,脉浮数。

审因论治

风热时邪外袭,伤于肺卫,故发热、咳嗽、流涕。邪气下迫胃肠,则腹痛呕泻。咽喉乃肺胃之门户,风热夹毒客之,经气郁滞故痛。风热毒邪入营,现于肌肤皮络,则疹发。脉浮数乃风热在表之征。其治宜疏风清热透邪外达,自拟疏风消毒饮。

处方:蝉衣6克,荆芥6克,防风6克,连翘6克,牛蒡子6克,升麻5克,赤芍5克,甘草5克。若热毒盛者,加栀子、黄芩、玄参;呕者加半夏、黄连;后项瘰疬者,加贝母、射干。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