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警惕!高血压患者 持续性“房颤”风险高
更新时间:2013-07-02 18:27:36

●39%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房颤”,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更易发生

●持续性“房颤”最危险,最需要进行正规治疗

专家指出,如果是降压药也控制不了的难治性高血压,选择性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治疗,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手段;冠状动脉堵塞严重的病人,介入置入支架或心脏搭桥,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有症状“房颤”,则可考虑导管消融微创治疗。

新的一年,祝广大读者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快乐的好心情、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

吴书林

健康利市:

“身为医生,其实我的养生经验非常简单,‘少吃多动、戒烟限酒、心情开朗’12字足矣!”吴书林笑言,这恰恰是保持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病,有效预防冠心病、“房颤”发生。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清淡饮食,减少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我国居民平均摄盐达12克/天,广东地区饮食虽然清淡,但也达到了大约9克/天,减盐迫切且艰难。

2.注意补充钾,多吃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类食物。

3.限制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应少于20~30克。

4.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5.控制体重。过多的体内脂肪堆积,是促发高血压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体重指数达到或大于24的人,患上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6.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精神压力也有助于控制血压。

高血压可独立引发冠心病

吴书林表示,冠心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密切相关。并且,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收缩压120~139mmHg时,冠心病相对危险比<120mmHg者增高40%,140~149mmHg者增加1.3倍。

有冠脉病变,特别是冠脉软斑块致管腔狭窄50%以上的病人,如血压急剧升高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还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其发生心力衰竭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

预防提点:要想有效预防冠心病,应该从一级预防和/或二级预防着手。

首先是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的发生,戒烟限酒,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已患上冠心病的,更要防止疾病复发,定期去医院复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等。

其次是劳逸结合,生活安排合理规律。

第三,平衡膳食,清淡饮食,忌暴饮暴食。宜低盐低脂饮食,多吃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

第四,适量运动,体育锻炼对血脂、血糖、血管硬化等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产生积极影响。

100个高血压患者39个可能发生“房颤”

心房颤动(“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常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而且节律不正常,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我国首次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群“房颤”发病率为0.77%,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7.5%。研究认为,房颤主要危害心脑血管,15%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房颤”还会加重心衰。

引起“房颤”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当然,也不可忽视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嗜酒等引起的“房颤”。“如果你是高血压患者,更须严加提防‘房颤’。因为39%的高血压易发生‘房颤’,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更易发生。”吴书林说。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房颤”早期,患者自觉心慌明显,心跳时快时慢,症状十分显著;当转为持续性“房颤”后,因长期对快心率的耐受,患者的自觉症状反而轻了。“这部分患者容易误认为‘房颤’好转,从而忽视治疗。其实,他们恰恰是最危险、最需要正规治疗的‘房颤’病人。”

  • 中医保健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诊疗
  • 药膳医疗
  • 中医美容
  • 中医减肥
  • 中医养生
  • 望闻问切
  • 推拿按摩
  • 针灸
  • 拔罐
  • 特色疗法
  • 气功
  • 刮痧
  • 足疗
  • 认识中药
  • 中药煎煮
  • 用药禁忌
  • 中药炮制
  • 中药方剂
  • 中医术语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学
  • 中医内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科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